电力>>河北电力要闻>>

平山公司:沕沕水,点亮新中国的曙光

2019-02-22 16:39:5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平山,钟灵蕴秀,风华千年。加之党中央、毛主席移住西柏坡那段光辉的历史,更使得这里可圈可点的地方数不胜数。作为“平山八大景”之一的沕沕水不仅以其美妙的自然景色而吸引世人,更因其为新中国成立的独特贡献而载入史册。1948年初,在这里诞生了我党在华北地区第一座红色水电站。神奇的电流由此发出,源源不断地送至西柏坡和周边的兵工厂。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在彻夜长明的灯光下指挥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绘就新中国的绚丽画卷;军工战士在马达的欢叫声中,加紧生产,支援前线。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凯歌点燃了全中国人民心头永不熄灭的明灯。如今,尽管水电站的历史使命早已终结,但当初建设者们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依然历久弥新,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原动力。激励和鼓舞我们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履职担当,砥砺前行。

在新中国即将迎来70华诞之际,我再次踏上这块红色土地,追寻秘迹,一睹风采。

青山绿水簇拥的水电站

我国北方的山,一般山势雄奇险峻,一旦有水,则又增添几分秀美和灵气。在太行山腹地的平山县沕沕水即如此,此地四面环山、崖如刀削,孤峰挺秀。一条飞泉从南面山峰

腾跃而下,几经跌岩,形成多级瀑布群,穿行林间,在浓浓的绿色中泛起银光瀑布落至谷底,形成小河绕村而走。我由山腰往下望,沕沕水村就安置在中间的一小块谷地上。

沕沕水电站就坐落在沕沕水村旁,水电站的几房房屋被青山绿水围绕着。来到电站便看到当年的发电机组,早已不再发电,静静地卧在那里,供人观赏追昔抚今。看过水电站,便想瞧瞧水自何处来,随着山路拾阶而上来到半山腰,只见一道瀑布迎面而立,水流从90多米高的悬崖上直泻而下,形成一泓清潭,眼前水珠四溅,水雾弥漫在潭水周围。气势颇为壮观。沿着山壑前行,眼前呈现一个4000多平方米水池,称谓天池,这就是当年水电站的蓄水池。水由暗河流来,泉水清澈见底, 周围山峰倒影历历可见。由此顺沟往里行走半小时便到水源头——圣母泉。

此泉不在地面,藏在一巨大的岩洞下,被树木掩蔽。顺石梯下到洞底,凉气阵阵,光线暗下来,眼睛逐渐适应后,才发现洞厅颇宽大。洞内一池清泉,泉水从洞穴的泉眼中往外冒水。据清代《平山县志》记载“沕沕水……有泉自半山涌出,其声沕沕倾泻,如白练之经于天,白虹之饮于源”。由此得名沕沕水。

朱德亲自剪彩并亲笔题词

作为华北解放区第一座红色水力发电站的所在地,在新中国即将迎来70华诞之际,在这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沕沕

水村弥漫着一种喜庆的气氛。在那些窄窄的街巷里,村里的老人们,作为那段光荣岁月的见证者或后辈人,喜欢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回忆那段带给这个村落无限荣耀的往事。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位讲述者眼中都闪动着一种光彩。

83岁的王元海是这群老人中的最好表达者,对当年的一切记忆深刻,表述清晰。他印象最深的是水电站发电的那一天,也是他见到朱德总司令的那一天。

那是1948年初的一天,小山村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全村男女老少喜气洋洋,敲锣打鼓,扭着秧歌。王元海和村里的人们一起聚集在水电站前面的开阔之地,焦急地等待着:这一天,朱德总司令要来了,发电站要试车了。朱总司令乘坐的吉普车开来了。只见他足蹬长筒牛皮靴,身穿缀着补丁的皮大衣,第一次见到大首长的王元海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剪彩仪式结束后,朱总司令启动水轮门,霎时,水轮机旋转起来,发电机紧接着也旋转起来,机器的轰鸣如一曲壮歌唤醒了沉睡的太行。王元海说,那一刻,电站里所有的灯光“啪”地一下全亮了,村民们发出了由衷的惊呼,雷鸣般的掌声瞬间响了起来。朱总司令望着建设者们动情地说:“你们办了一件大好事,是边区的创举,战争时期可以供兵工厂生产用电,在和平时期可以帮助农村建设,并且是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这个电站的意义非常大”。

朱总司令亲自向电站赠送了题为“边区创举“的纪念匾一块。

红色风暴催生的红色电站

沕沕水电站既是解放区军民修建的第一座红色电站,又是在中国红色风暴席卷蒋家王朝的历史关头诞生的。

1947年,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大的转折点,历经一年的解放战争后国共双方的军事形势发生了逆转,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从战略上考虑,于1947年3月29日成立了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挺进到平山县西柏坡,中央工委进行的三项工作之一,就是建立华北财经办事处。制定华北解放区国民经济建设的计划,以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尤其是发展军工生产支援前线军队的需要。1947年初,解放军第33兵工厂从张家口以分散的形式迁到平山县北冶、南冶、唐家会、罗汉坪等村庄,形成几个小型兵工厂。

据相关资料记载:水电站原站长、在此工作43年的王平玉回忆“当时兵器生产全靠人工操作,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前线的需要,急需电力供应。同时,党中央毛主席即将迁往西柏坡,作为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也需要解决工作照明、发报的电力问题。于是,聂荣臻要求晋察冀边区工业局尽快解决用电问题。”

当时,没有火力条件解决动力问题,只有依靠滹沱河的水资源,建立水电站。

建厂选址的任务最终交给了华北工业交通学院的黎亮和张子林。说到建站选址,王平玉还讲了一段有趣的故事。接到任务后,黎亮和张子林带领十几名技术人员先后考察了滹沱河及其支流,但结果不是流量小、就是落差不足。正在他们为选址犯愁时,一天夜里,张子林做了一个梦——他在偏僻的深山密林中看到泉水奔腾,急湍飞泻。

张子林一边向战友们讲述梦境,一边随后翻阅一本破损不全的清代《平山县志》,突然发现有关“沕沕水瀑布”的记载。大家兴奋不已,连夜奔向瀑布所在地,进行了三天的考察。近百米的瀑布飞流直下,甘洌泉水湍流不息,高山深谷林繁树茂……大家都觉得这里是绝好的厂址。

“梦中选址”一说听来颇具传奇色彩,但沕沕水的确有着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三大优势:一是有流量为0.35立方米/秒的喀斯特岩溶泉,常年涌流,四季不竭;二是泉水沿绝壁飞落,形成落差极大的天然瀑布;三是地处偏僻的深山老林,隐蔽性强。

“土专家”背水一战创奇迹

在当时建设一座比较接近现代化的机械工程,最大的困难有三点:一是无论设计者还是建设者,都没有见过水力发电,也没有专业知识;二是材料的困难,只有从井陉接收来的一部分,不能满足所担负整个工程的需求;三是水轮机是否设计成功,效率是否达到理想的发电,这也是一道技术难题。

现在,在发电站旧址内,当年的发电设备还保存完好。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台德国产的发电机。这台发电机自1948年开始工作后,一直到1975年,当地政府对电站进行扩建并网时,才更换下来。在电站忠实“服役”近30年的德国造老设备,作为革命文物被永久保存在这里,成为那段辉煌历史的见证。

1947年4月,正当大家为建设水电站而紧锣密鼓地筹备时。事有凑巧,正太战役后,井陉煤矿解放,正好缴获了一台德国造的150基罗瓦特的发电机,费尽周折找到这台发电机。经考察适合水电站用。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如何才能把这重达2吨多的发电机运到沕沕水来?好不容易通过井陉煤矿军管会找到一辆旧卡车,却没有起重设备,发电机吊不上汽车。只有在发电机旁边挖5米宽、3米深的沟,让汽车开进去,靠人力把发电机挪到车上。为了把发电机安全运到,白天修路搭桥,躲开敌机轰炸,晚上慢慢走,30多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7天7夜,还牺牲了3名同志。最后快到时,汽车出故障,开不动了,附近的农民听说后,牵出自己家的牛、驴。靠畜拉人推好不容易运到工地。据此有利条件,中央财办处、工业局建议迅速启动电站工程。6月,工交学院大批干部及工业局干部陈宝诚、卢成铭和井陉方面来的工友蒋崇礼等进驻沕沕水,开始了施工设计准备。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工业局还是工交学院的干部,谁也没有搞过电站工程,对德国进口的洋玩意儿也没见过。人们克服了一切困难,马上组建了一个设计班子。

在水电站旧址,当年的水轮机依然静静地安放在那里,它的开关是个木制的轮子,尽管看上去非常陈旧,但摸上去光滑、温暖。70多年前,发电站试车的那一天,朱德总司令亲手转动这个木轮子,喷涌而出的水流经过发电机、配电盘,变成滚滚的电流。

就是这个水轮机耗费了设计者们的大量精力。水轮机是发电机的枢纽,是设计中的技术难点。设计水轮机的重任落在机械科科长周士富、技师龚蕴章、技术干部梁英的肩上。对于他们来说,水轮机的形状,构造都没有接触过,但他们硬是靠着意志、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完成了任务。

这是超越非凡的创举,当地的“老水电”们谈起这段传奇时感慨地说:当时,实行的政策叫“三边”政策,即边上马、边设计、边施工,没给留充裕的设计时间,那真叫“没有金刚钻,也揽瓷器活”,背水一战嘛!

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

从水电站的旧址向西望去是山崖。指着高高的山顶,据工作人员介绍,从瀑布源头到电站共铺设了873米的管道。

安装水管时,正好是数九寒天,很难想象当初的建设者们是如何在冰凉刺骨的蓄水池坝底劳作,更难以想象那一双

双长满冻疮的手,那一双冻烂的双足是如何在飞禽灭迹的陡壁上安装水管。

工程的艰难建设者们并不惧怕,更令他们忧心的是建设水电站的村料。商钧是水电站的建设者之一,建设水电站时,他接受的是外线任务。接受任务时上级领导说:“一个月架起全部外线,材料没有,自己想法;工具仪器更没有,你只好凭自己俩眼了。”然后,分给他一匹骡子、一个小工,商钧当时只找到两根原木杆。

当年因材料都是正太战役的“战利品”,电线五花八门,既有铜线、又有铝线,既有粗线、又有细线。电气科长陈宝诚、技术干部商钧从1947年6月16日开始,带领20名架线工人,携手并肩作战,半年的时间始终在野外作业,风餐露宿,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化解一个个矛盾。接线中,电线不足就把7股铝线拆开用4股,其余3股再并入一股,延长了27华里的线路;又灵活机动,将细线合成粗线,架在需要的线路上,如此的运作节省很大的开支。配置变压器时,没有变压器油,经研究决定利用当地产的核桃油放在大锅熬煮,煮干水分,当作变压器油用……

沕沕水村民王元海也还清晰地记得当年村民参加水电站建设时的场景。因水泥不够用,根据技术人员的研究决定,村民们就地取材,把石头烧开变成白灰,再到村西的山梁上挖来红黏土,从河滩运来细沙,三种材料按比例搅拌成三合

土,代替水泥……

“材料战”最精彩的内容是对人力的调动,在整个电站施工过程中,当地群众为工程出工18226个。这在当时的沕沕水村,加上黄安、狮子坪三个村总共不过百、八十劳力,老百姓人均为电站出工是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充分体现了老区人对党的真情实感,还有对光明、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王元海对当年全村老少齐动员,积极投身电站建设的情况至今津津乐道。

点亮西柏坡一盏盏明灯

就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建设者们仅历时半年有余,水电站就建成发电。水电站的建成发电,是我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尊重科学精神的体现,是边区电站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

它是华北解放区建设的第一座红色水力发电站。此后电流源源不断地送往西柏坡,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在明亮的灯光下指挥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指明中国革命的光明未来。据统计,当时党中央由西柏坡发往各战场的近200封电报,就是以此水电站的电力为动力。兵工厂里,马达轰鸣、军工战士们加紧生产、支援前线。

水电站的建设是一个创举,它创造的经济价值,可用“奇迹”来形容。电力改变了武器制造靠手工操作的落后状况,使兵工厂生产能力成倍提高;1947年8月,一兵工厂生产“轻82弹”,人工操作仅生产2000发。建站后,靠机器操作,能生产1万发,而且原来手工无法生产的重型炮弹也可以生产了。这些重型炮弹在“三大战役”和解放太原等战役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1949年,第33兵工厂迁往太原,沕沕水电站结束了助力军工生产的使命。1955年,沕沕水电站改为民用。1975年,国家大电网进入沕沕水区域,水电站停运,平山县人民政府投资在原站旁边建一座新站,装机250千瓦,并入平山电网运行。

水电站的资源转换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红色旅游开始崭露头角,水电站也到了另一个转折点,它凝聚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红色资源,再次为世人所瞩目。

2004年5月1日,以这个红色电站为核心的沕沕水生态风景区对外正式开放。这意味着红色电站由以电力资源为公众服务的时期,转换到以旅游资源为公众服务了、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沕沕水每年吸引近500万人前来参观旅游,村民们也找到了致富的门路。农家宾馆、饭店、纪念品、土特产品商铺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这一切都离不开供电的可靠供应。

2018年,村民梁平军在沕沕水大桥头建成二层招待所,每年接待2万多游客,年纯收入梁平军止不住地夸:“供电服务真是没的说,有用电问题,打个电话马上就有人来给处理解决,真方便。”

富裕起来的沕沕水村民开始追求现代化新生活。在村党支部书记杨增军家里,空调、电视、电脑、洗衣机、电磁炉、电饭锅等一应俱全。杨增军自豪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楼房、用上了放心电。现在我们和城里人的生活没啥两样,种地机械化、生活电气化!”(韩文诚)

责任编辑:刘振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